书记区长信箱
思茅微博  茶城思茅公众号  秀·思茅抖音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思茅网 >> 思茅新闻 >> 正文

我们都是收信人 | 思茅柏木河村的幸福“蝶变”
来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徐晓芳 罗嘉 张怡 时间:2024/11/29 点击:431

走进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柏木河村,只见茶山绵延苍翠,农村小院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一片生机勃勃景象。近年来,柏木河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学习运用“枫桥经验”推进乡村治理,曾经一穷二白的移民村转变成了幸福文明村。

333CE571467E42A6A1FCB32532D77A31.jpg

冬日里,柏木河村“一零一”茶叶加工厂的工人们依旧在茶叶生产线上忙碌着。茶叶经过萎凋、杀青、回潮、揉捻、烘干等工艺完成初加工,等待打包售往各地。据了解,该加工厂负责收购周边茶农的鲜叶,每天加工量最高可达两吨。柏木河村引入该企业生产经营,每年带来10万元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了茶农户均增收1200多元。

DC5EC1337FDF48C491C88FDB2C6B0E3D.jpg

柏木河村是1998年从昭通大关县搬迁到思茅区倚象镇的移民村,全村18个村民小组,共1490户5730人,混居着汉、苗、彝、佤等多种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46%。2013年以来,柏木河村依托产业资源优势,按照“产业为支撑,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原则,建立了“村党总支+茶厂+致富带头人+农户”的产业发展利益链接机制,就地就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37BCEC627E8B4774B441083890DEA05E.jpg

“我家种植了十八亩茶叶,年收入在六七万元左右。现在水泥路通到小组,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幸福感满满的。”柏木河村坝塘村民小组村民朱光明说。

CEFADB523B37461CB5D32F0FB9D19EFC.jpg

过去,柏木河村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村民为了生计选择外出务工,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实现创业致富梦想。

1331280BA9A242178FDC6DDAFDD7FDB1.jpg

“发展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我从15年前的小百货店,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到现在已经有170平米的店铺了,在家门口就业很幸福。”店主蒋德容介绍,该店铺是柏木河村第一个农村淘宝店,随着老百姓的需求不断增多,店里除了卖百货,还卖起了蔬菜、水果和农资,每年收入有10多万元。

如今的柏木河村水、电、路、网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逐步加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5000元增加到2024年的15000元。

12E5C00BC3D14036B4ADF71F69A3A19E.jpg

“经济发展了,基层社会治理也要跟上。回想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基础设施各种都才开始起步,老百姓有时候会因为生产资料的配置产生矛盾纠纷,基层社会治理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经过这么多年的产业发展,群众物质生活变好了,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强了,我们也要向文明村迈进。”倚象镇柏木河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王和银介绍,近年来,柏木河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三治委员会”,不断打通农村治理的“神经末梢”,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文明交通示范村”,现在正积极争创国家级“文明交通示范村”。

3FAE7DA85E574E86A66FDD8E61D0E8B8.jpg

039DBDFB553D4ABABDFA439809DDFF18.jpg

“三治”委员会以村规民约为基础,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紧盯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问题,形成需求清单,按照“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结果反馈”全过程闭环,精准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靶向精准治理,连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人在格中走、矛盾格中调、事在格中了” 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同时大力推行“现代生活辅导员”和“公共环境管理员”,推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建制度、强基础、富思想,柏木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环境干净整洁,配套设施齐全,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买了新车。

DC6CD955A8E14CCA96403ECF4A56A1D4.jpg

9B17504A8A334FF3B5C23C27CD5B22D4.jpg

“我们不管是什么民族,都享受政策平等,让大家都融进来、管起来、富起来。现在村民们日子越来越好了,大家陆续拆除旧房子,新建起两层、三层的楼房,仅2024年就有40余户‘拆旧建新’。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文化活动室,让老百姓的精神文化也更加丰富起来。”王和银说。

村民李大爷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村能变成现在这样好,路好了,收入多了,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啊!”

377E70C470B64130BC83A3109BA45EF7.jpg

A7A521DCE20C48DABCAD67E448750949.jpg

“我们村的老百姓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不管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务农,都想着要靠自己的辛勤劳作过上更好的日子。今后,我们更要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路上阔步向前。”王和银说,看着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大家都更有信心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代表后代回信后,他们更加热血沸腾,要继续用好“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拓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助推人居环境换新颜;用活“枫桥经验”,打造交通安全示范村,共建宜居宜业幸福文明村。



打印 |  关闭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思茅区人民政府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110 视听许可证: 125420135  滇ICP备18003772号
承 办: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0879-3089811
投稿邮箱:smcyxchb@126.com simaotv1234@126.com

公安备案编号:530802020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