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好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树牢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回应督察反馈和群众诉求,展示全区抓生态环境保护、整改具体问题的成效,《思茅新闻》开设《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栏。今天来看《垃圾臭气扰民 多方合力治理见成效》。为解决普洱中心城区北部区垃圾臭气扰民问题,普洱市、思茅区两级相关部门成立了思茅区生活垃圾处理场臭气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治理,目前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从源头解决垃圾臭气,思茅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对渗滤液处理设备、渗滤液调节池、填埋库区等产生异味气体区域增加专业处理设备,完善气体收集系统,通过铺设管道引入火炬塔进行燃烧除臭,做到所收集的气体应烧尽烧;采用人工、机械、定点喷淋设备,加大对填埋场作业区药剂除臭喷淋工作和垃圾填埋场作业管理,减少裸露作业面,降低异味散发,做到在垃圾处理的每一步都有相匹配的治理措施覆盖。 
思茅区生活垃圾处理场负责人 祝根:“垃圾场为了治理臭气,采取了末端和前端的治理,尽量做到不让臭气外流。” 







为了督促垃圾填埋场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异味等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异味影响周边环境。普洱市、思茅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每日采取日查与夜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思茅区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要求整改。 
思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韩剑:“市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场臭气治理工作,成立了思茅区生活垃圾处理场臭气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专班,分别为技术工作专班、监测工作专班、治理工作专班、督查工作专班,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目前治理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莲花村芒过山的普洱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正在开工建设,该厂占地面积157.03亩,项目建设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 800 吨,预计投资5.4个亿。普洱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后,将接收普洱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同时对思茅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永久封场关停。 
普洱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负责人 罗景林:“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入炉以后,气温机带动发电机然后产生电,然后输入国家电网。经过五天至七天的高温发酵,可以把烟气抽入烟囱,烟囱上有环保部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保证烟气达标排放。我们焚烧发电厂明年的3月底开始投入运营,建成后能够充分缓解普洱市垃圾臭气扰民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