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区长信箱
思茅微博  茶城思茅公众号  秀·思茅抖音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思茅网 >> 专题栏目 >>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 >> 正文

爱国学子杨铎:为革命改名换姓,动员三位兄长投身革命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1/10/18 点击:2667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峥嵘岁月,云南各族同胞始终跟党走、听党话。透过不同时期珍贵档案,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再现建党100周年间云岭大地的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见证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赤诚的血脉。《红色档案•云南中共党员口述历史》微视频系列自5月12日起陆续推出,以激励后人,奋力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

由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指导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云南省档案局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云南网

联合出品的

《红色档案·云南中共党员口述历史》

今天推出第四十三集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曲靖马龙县人民政权,在维护社会治安、巩固革命胜利果实之外,还不忘为人民办实事,保障民生。在一份1950年的县政府公函中,就记载了政府颁发保护县境内行道树木布告的信息。在这份公函上签下名字的,就是时任县长,当时年方25岁的杨铎。

视频截图

杨铎原名马荣祥,1925年生于曲靖马龙县(今马龙区)大坡乡,是马氏家族中最年幼的孩子。19岁的时候,他从家乡考到昆明,入读国立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投身于进步活动。他积极参加反国民党独裁、反内战的“一二·一”运动,并于1947年加入民主青年同盟。因为怕连累家人,他还改名换姓,将名字改成了“杨铎”。

视频截图

1948年4月底,为了反对美国对犯下战争罪行的日本在军事、外交等领域的扶植,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反美扶日”的号召,各地学联纷纷响应,昆明也在党的领导下举行全市大中学生总罢课,并在云南大学召开反美扶日大会。在爱国人士与反动当局的激烈斗争中,7月15日,反动军警攻入南箐中学和云南大学,抓捕了数百名学生——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七·一五”反美扶日运动。

视频截图

杨铎在这场运动中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审讯与迫害,他信念坚定,坚贞不屈,对组织和活动的秘密守口如瓶。两个月后杨铎出狱,党组织认可了他的革命信仰与坚毅品质,杨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1949年1月,省工委决定在马龙县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成立临时支部,杨铎担任马龙县工委书记。期间,他通过读书会对青年进行革命精神教育,并积极发展组织对象,将青年们作为骨干培养。

视频截图

当时,反动当局为了防范农民武装暴动,在大坡乡建立了“自卫中队”,担任中队长与保长、乡长的,就是杨铎的三位兄长。于是,省工委派杨铎前去为哥哥们做思想工作,争取支持,掩护党的干部建立革命据点。

回乡后,杨铎对兄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讲革命形势,指明前途——唯有跟着共产党,才有光明。他用坚持和信念感化了三个哥哥,他们把30余人的“自卫中队”和家里的10余支步枪都交给党组织,建立了大坡武工队,在马龙开辟了革命根据地。杨铎的大哥马荣华、五哥马荣光也加入武工队,二哥马荣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视频截图

杨铎用家中老宅的土堡为革命武装提供掩护,抗击土匪,保护了许多干部和战士。此后,他历任中共马龙县委副书记、马龙县人民政府县长、曲靖专署建设科副科长、交通局副局长、曲靖地区经委轻工科长等职务。杨铎一生坚守革命初心,为曲靖市、马龙县的解放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云南网记者 马元西 赵家琦 实习记者 朱文静



打印 |  关闭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思茅区人民政府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110 视听许可证: 125420135  滇ICP备18003772号
承 办: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0879-3089811邮箱simaotv1234@126.com
投稿邮箱:smcyxchb@126.com simaotv1234@126.com

公安备案编号:530802020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