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思茅区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切实满足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依托辖区律师事务所,分别与76个村(社区)签订了法律顾问协议,实现了思茅区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生活的法律问题。 



在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中,思茅区司法局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律师配置,以律师事务所为单位整体分包乡镇(街道),1家律师事务所担任N个村(居)的法律顾问,每个村(居)指派1名固定的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主办律师,减少群众的诉讼负担。同时,思茅区司法局还通过建立律师事务所、司法所和行政村(居)对接协作机制,保证法律服务不间断、不空档。 

据了解,思茅区村居法律顾问进驻后,第一时间张贴驻村律师通讯录,并建立微信工作群,让群众有问题无论线上线下都能及时找到法律顾问,获得法律服务。与此同时,法律顾问结合各村实际情况,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上学就医、家庭婚姻、劳务纠纷等法律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服务,切实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云仙彝族乡黄竹林村合心田小组村民 施传明:“现在设立了村居法律顾问,使我们农民的权益受到更大的保障。以前就是我们有什么东西就是要到城里去,请律师来回都很麻烦,现在只要到村上就能解决许多这个重大的问题。” 

在法律服务中,律师们运用专业法律知识与群众交流、疏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有效预防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去年以来,思茅区村居法律顾问为服务的村(居)提供法律意见3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8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及法宣产品3000余份。 
律师 李廷文:“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为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提供协助;二是提供法律咨询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三是(对)普法工作进行相关的法治宣传;四是进行人民调解工作。” 
律师 李圆:“作为兰花社区的法律顾问,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律师需要发挥专业优势,把一件件家长里短的事实,转化成一个个法律关系,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之后,再把法律语言转化成生活语言,通过耐心解释说明,让矛盾纠纷当事人的预期趋于合法合理,回到理性协商理性维权的轨道。这样,才可能实现既解决了矛盾纠纷,又进行了普法宣传的良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和律师执业操守的要求,与社区相互配合,不搞“聘而不用,做而不问”的形式主义,切实履行好职责。” 






村居法律顾问是矛盾的“减压阀”,思茅区将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进一步引导村居法律顾问扩展服务维度,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入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基层法律难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思茅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施文:“我们设立村居法律顾问主要加强对群众基层的公共法律服务,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我们群众的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推进我们基层治理的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对我们各个挂钩律师事务所及律师的一些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工作,特别是结合我们这次法律明白人的一些培训,进一步的让他们发挥作用,让我们身边的群众或者是他们的纠纷矛盾及时的能够调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