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思茅港镇弯手寨村大河村民小组贫困户朱学祥的人生格言,作为贫困户的朱学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不等不靠,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用勤劳双手改变了一个家庭的贫困面貌,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生活。
朱学祥今年35岁,小时因意外事故落下残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做重的体力劳动。他家共6口人,妻子体弱多病,父母也都是残疾,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抚养。2016年,经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后将他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残疾,但是他从不闲着,他带着妻子一起外出务工,做门卫、采茶叶、削茯苓等工作上都有他们辛勤的身影。朱学祥一家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是低保家庭,但他与家人不等不靠,凭借勤劳自立,2019年在享受精准扶贫的各项帮扶政策后他家顺利脱贫,并在脱贫路上走得稳稳当当。
虽然已经脱贫,但是朱学祥心中一直有个梦,他说:“要靠自己打拼,不能完全靠国家过日子!”靠山吃山,朱学祥一直是个有心人,他靠着在扶贫车间打工削茯苓的机会,学习了茯苓的菌种培植、栽种和采收等知识。敢想敢干的他今年就在自家的林地里种植了茯苓,刚开始朱学祥没有贪大求功,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种植了100个菌包的茯苓,“今年主要学技术和做实验,明年将根据情况扩大种植。”他说“感谢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我现在迈的步子小,但是每一步都迈得踏实,我一定加倍努力,保证今后的发展不再掉队。”
现在,朱学祥家的茯苓种植已经初具规模,他家今年种植的茯苓虽然数量少,但是长势喜人,预计今年能收获茯苓300斤左右,明年他打算争取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来扩大种植。理想构筑蓝图,奋斗成就未来。小山村里的茯苓承载了朱学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无限希望。他说:“现在村民都有了自己的致富梦想,我也是一名新时代的追梦人”。
|